几乎所有机构都会在你入学之初
给你一本文艺常识书
告诉你文艺常识很简单
自己读读背背就..可..以..了..
可以...了嘛?
当然不行
文艺常识实际上是需要老师带着你
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巧从容应试的
根据近年考点应该不难发现,如果以时间线为标准,考点于各朝各代都有所涉及
如果想要背完全本过目不忘,所耗费的精力就太多了,如果不背完,遇到没准备的部分那就是一整个三分天注定
我们都了解,河南省大部分选择编导专业的孩子,是迫于高考形势,把艺考当作升学的跳板。在现阶段非常热爱专业并且确定以此为就业方向的学生少之又少
我们在日常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,增加了这样一个谈不上多么热爱的学科,大部分人的需求是高分通过,而不是去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底蕴,在此过程中难免枯燥
所以你更要明白自己的重点是什么,高频考点在哪里,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。
是文化课一本线左右、博览群书
速背能力强且忘性小、理解力强
喜欢研究文学创作的天赋型选手
还是文化课一般
初高中必读名著除了电视剧演的都没看过
不爱背书,背了有很大可能马上忘记的天赋型选手
不存在中间值
可以自行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
前者就是解释:“编导不是随便考考就过了吗,很简单的”最佳范本,也是跟你说高三再突击也不晚的学生类型,在文艺常识这个学科中,这个类型的孩子基本上可以不用很努力的背,只需要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,把高频热点串联然后刷题把握做题手感就好
后者则是大部分选择艺考孩子的真实现状,【你必须要先背】,按时间脉络一点一点,让你的老师带你【理解着背】
举个例子
如果你只背词条
那你的知识体系可能是
浅浅的基础知识点
并没有体现【西周的农民生活】
但是如果你是格林的学生
(并且你上课认真听了)
那你一定会记得先秦文学的
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
诗歌的发展过程与基本特征、记得从
“候人兮猗”到“邪许”劝力
记得四始六义的具体例证
了解其作品都是入乐歌唱的
来源与功用不同也造成了
音乐分类、内容不同
那具体农民生活还是传说典故
神话歌谣还是精神觉醒一定了然于心
掌握了这些知识,统考还不是手拿把掐
如果去网上搜索
“文艺常识的背诵方法”
那你大概率会得到这样的答案:
死读、默写
当然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,
就像我也给学生分享过
我学编导背文常的“照相机记忆法”
但是这些
你们有没有发现都比较适合知识点类
而不适合庞杂的知识系统
举个例子
这道题如果单纯的背诵知识点
大家几乎都背不中
因为单论独立的成语名句题太多
无从下手
而在格林的文常课上我们就压中了
语文九年级下册
大家学到了《鱼我所欲也》中的
“此之谓使其本心”一句
我们在讲“孟子”这个词条时
从来不是让学生去背,而是带学生去论
比如这道题:什么是本心?
接上面
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”
出自哪里这道题
如果你单纯去背
你的知识体系可能是这样的
最多加上老师给你补充的零碎知识点
所说是不可缺少的步骤,但他们还是零碎的
而如果你是格林的学生
你的知识体系一定是
综上所述,文常当然有记忆的技巧,但不在于单纯的掌握技巧,而更在于是否有人带着你这样,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学习
我的学生总是跟家长说,如果她们背不会文常,就会被我吃掉,我就是一个吃小孩的文常大魔王
假的 其实我温柔又可爱 还聪明 还博学 还漂亮
但我也想说,如果没有这样的步步积累,很难在日益严峻的高考形势下突出重围
我一直觉得,格林传媒艺考的学生在文常课上,学到的不仅仅是这数以万计的知识点,更多的是你思维的方式和学习的方法
知难上 戒骄狂 常自省 穷途明
事毕于今 不溺于往 早登青云 与君共勉
行文至此,我承认确实有些标题党了
“大抵是文艺常识这一隅
其实我本没有速背捷径指给你
多用心了,便能看见路”
“脑图记忆法”人不在这篇文章的江湖之中
但格林的学生都知道班里有关于她的传说
只是我再说下去
....
排公众号的老师会下不了班
(就给你们浅看一眼)
- 上一篇: 格林播音教研 | 自备稿件风格化创作
- 下一篇: 格林编导教研 | 纪录片高分攻略